7月5日至9日,学校举办“聚力学科筑峰,擘画‘十五五’新篇”正处职领导干部培训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学科专业优化布局、“双一流”创建攻坚等核心任务深入开展学习研讨,科学谋划学校“十五五”事业发展规划,凝心聚力推动学校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建设。校领导及全校处级领导干部参加培训。


7月5日,培训班在小礼堂正式开班。校党委书记李洪波在开班动员讲话中指出,当前正值“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谋篇的关键时期,也是学校“双一流”创建冲刺阶段。面对高等教育深刻变革的新形势,全体领导干部需从日常事务中抽身,静心学习,聚焦学校长远发展,凝聚共识,寻找破局之策。他强调,此次培训不仅是理论武装课,更是思想解放课,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投入学习,提升战略预判力和改革攻坚力。

校长邢卫红作“十五五”事业发展规划动员及编制说明,系统回顾了“十四五”期间学校取得的显著成就,同时深刻分析了学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明确了“十五五”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为学校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培训为期5天,共安排了8场专家讲座、5场专题辅导、1次分组研讨,培训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内涵深刻,专家高质量授课,切合学校发展实际。
培训班聚焦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高校科技创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重点与热点问题,特别整合多方优质资源,汇聚学术界与教育领域前沿智慧,组织全校中层干部聆听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原校长陈坚,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先进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朱美芳,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校长付梦印,浙江外国语学院原党委书记宣勇,兰州大学副校长王为,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肖甫,清华大学学科规划与建设办公室主任王亚愚,上海交通大学博士、软科资深咨询顾问苗耘的专题报告。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处、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金科解读了《江苏省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实施方案》,为学校推进学科专业调整优化提供了政策指导和支持。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机关党委书记、党组成员、省委教育工委委员杨树兵就学科建设提出具体的工作要求,既立足政策高度又紧扣学校实际,为参训干部提供了清晰的学科建设行动指南。
培训班还开展了校内集中辅导,学科建设与规划发展处处长、教育评价中心主任杨娟全面解读了“江苏省学科专业优化文件解读暨学科优化思路”,教务处处长尹必峰以“江苏大学专业优化思路”为主题,结合学校“十四五”专业建设数据,提出了改革路径。
全校正处职领导干部分4个小组围绕学校“十五五”发展规划的创新举措与目标任务、教育部学科专业优化背景下的学校适应性改革策略与路径、落实《江苏大学农业工程一流学科创建攻坚方案》任务的突破口选择与关键举措等主题进行了分组研讨。参训干部结合各自工作实际,积极发言,集思广益,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思路和建议。通过研讨,全体培训人员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为科学编制学校“十五五”事业发展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7月9日,培训班在会议中心第一报告厅举办结业仪式。李洪波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培训班的成效,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一要以谋为先,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坚持“顶天立地”、加强调研论证、把准工作节奏;二要紧跟形势,高质量推进学科专业调整优化,立足需求引领、强化特色优势、深化协同联动;三要履职担当,高质量抓好近期相关工作,担起管党治党责任、推动发展责任、安全稳定责任。李洪波强调,学校事业发展,关键在干部,尤其是“关键少数”。希望参训干部认真消化吸收本次培训的成果,以更加高昂的精气神、更加有力的行动抓工作、干事业、促发展,奋力开创学校“双一流”创建和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建设新局面。
学员代表联系培训收获和工作实际依次上台交流发言,分享学习体会。学员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培训,提升了政治素养和战略思维能力,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将积极投身学校“双一流”创建和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建设。(党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