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学校要闻> 正文

江苏大学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推进会暨理事会成立会举行

发布时间:2025-07-05 浏览量:

7月3日,江苏大学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推进会暨理事会成立会举行。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卓越工程师学院院长蔡英凤,中汽院(江苏)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水源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发贵州红林航空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沃得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蓝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30多家央国企和民企单位代表、19家卓工项目建设团队的校内外负责人,人事处、教务处、科技处、产学研处、学工处、各学院主要负责人等10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卓越工程师学院执行院长朱孝勇主持。

朱孝勇以《卓越同行 工程赋能》为题,系统介绍了学院的建设背景与目标定位、学科支撑与建设基础,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校企联合课程体系构建、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建设进展,以及下一阶段围绕江苏“1650”产业体系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工作计划。

会上,江苏大学原党委书记、国家水泵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寿其,教务处处长尹必峰、智能农机装备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徐立章等从卓工项目建设团队校内导师的角度,专题分享了在各自研究领域,围绕校企双方凝练真课题、融入真场景、开展真合作的探索与成效。中汽院(江苏)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汽研信息智能事业部副总经理雷剑梅、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合作部经理钱建林、江苏银环精密钢管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邵新中等从卓工项目建设团队企业方的角度,分享了各自产业领域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产教融合思路与实践案例。

蔡英凤指出,卓越工程师培养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的人才工程,是高端人才自主培养的“国之大者”。学校要锚定卓工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打破学科壁垒,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联动;企业需要围绕产业难题,列出问题清单,深度参与卓工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她强调,各卓工项目建设团队和龙头企业要主动对接需求,以“项目制”为导向,充分利用政策支持,整合各方资源,重点在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体系重构、培养流程重塑、评价体系重建,三个维度重点发力,打造富有江大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样板间”。

会前,学校还召开了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学院理事会成立会。会议投票表决通过24家与我校有深度合作基础的行业龙头企业成为首批理事单位,并审议通过《江苏大学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学院理事会章程》。

江苏大学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学院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夯实协同育人机制、汇聚优质教育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国家战略和江苏“1650”产业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卓越工程师,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学校“双一流”创建和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