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流体中心张德胜团队研发的渤海油田渤中19-6BOP海上平台液力回收装置顺利投产并成功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海上油田液力回收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对海上油气田绿色低碳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海上平台海水处理系统是油气田开发的关键动力装置,由于海水处理系统运行工况多变,流量、压力波动频繁,海上平台余压回收利用面临技术瓶颈。2023年,中海油研究总院牵头立项《海上油气田能效提升技术攻关研究》重大专项,张德胜团队负责高效液力回收装置研发。
项目组坚持党建引领,组建产学用协同的工作专班,把党旗插在项目一线,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创建了海上平台极端工况条件宽域高效透平设计理论,创制新型双导水机构和智能调速控制系统,实现复杂工况下机组高效稳定运行。
经检验,额定工况点水力效率突破86%,多工况平均效率大于80%。该技术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形成适用于海上平台的余能回收装置系列产品,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空白。2025年5月,该装置成功在我国最大海上油田-渤海油田渤中19-6BOP海上平台投用。

以一台132kW液力透平为例,一年可节约电量106.4万千瓦时,相当于886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减少碳排放1060.76吨,相当于5.3万棵树一年的碳吸收量,研究成果为海上油气田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流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