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报告主题:数智时代国家间信任的量子计算
专家姓名:刘晓星
日期:2025-09-11 时间:14:30
地点:财经学院三江楼1301
主办单位:财经学院
主讲简介:刘晓星,博士,东南大学首席教授,二级教授,金融学专业和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金融系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金融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江苏省经济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中国金融学年会理事,江苏省资本市场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科技创业导师,江苏省金融科技大数据重点实验室主任,东南大学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东南大学人文社科学部委员,《计量经济学报》编委。研究方向: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金融理论与政策、金融安全与金融智能。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金融研究》《世界经济》《管理科学学报》《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 Institutions and Money》(SSCI)、《Resources Policy》(SSCI)、《Finance Research Letters》(SSCI)、《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inance & Economics》(SSCI)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得6项技术专利,出版专著6部。研究成果荣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多项。研究专长:金融学、网络空间安全。
主讲内容简介:值此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关系正成为影响全球信任结构的重要轴心。数智时代的技术进步正在重塑信息传播路径与认知生成逻辑,国家间信任不再局限于既定制度框架与权威背书之中,而是在舆论引导、算法推荐与情绪共鸣中动态生成,亟需突破传统理论框架和计算范式深入揭示其形成机理与演化规律。通过借鉴天体物理中的恒星演化机制思想,结合Friedkin-Johnsen社会影响模型,嵌入基于量子囚徒困境门设计的信任博弈机制,建立从信任态量子初始化、语义扰动建模,到信任动态演化的统一建模路径,构建基于“中美双核-边缘”结构的国家间信任系统模型。研究基于1990-2023年《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逾410万条文本数据,以及1999-2023年联合国逾90万条投票记录,通过大语言模型对这些媒体文本数据进行情感分析和量子旋转态映射,提取中美语言相位差,将信任值动态重构,解析中美媒体语言相位叠加下国家间信任演化机制。研究表明,信任的量子模型能够更好地捕捉国家间信任波动,尤其在发达国家信任度预测中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量子计算为社会科学领域的跨学科应用提供了可验证路径,拓展了国家间信任研究的理论边界,为全球信任结构动态建模与国家信任策略优化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欢迎师生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