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聚焦> 正文

现代快报:镇江考古文博展首次走进高校

发布时间:2024-05-17 浏览量:

“原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洛阳铲啊!真是百闻不如一见。”5月16日上午,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江苏大学联合镇江市文广旅局举办了“认识考古成果 讲好中国故事”镇江考古文博展,现场展出了数十件近年出土的精美文物,此外,洛阳铲、手铲、指北针、圆规、标签袋这些考古人常用的工具也在现场一一展出,和师生们来了次零距离接触。据悉,这是镇江考古文博展览首次走进高校。

“你们看这件明代的青瓷瓶,就来自我们目前正在进行考古发掘的京口区西家湾项目现场,展览前一天刚刚修复完成,便‘打包’带过来了,可以说是‘新鲜出土’……”在考古成果展现场,镇江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宁娜为学生们细致地讲解每一件文物的出土背景、特点和其中蕴藏的文化内涵。“没想到我们学校里戴家山也是文保单位,之前路过也没太关注,看了成果展里的介绍才知道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一名观展学生说。

江苏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四学生张艺萱从高中起就在镇江博物馆担任志愿者,酷爱传统文化的她刚刚保研至上海大学就读博物馆学专业,“博物馆不仅是文化的展示窗口,更是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我希望未来能够从事相关的研究,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考古学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门交叉性极强的学科,不仅涵盖了历史、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还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原理和技术。因此,现代考古队员需要具备多学科的知识背景,才能胜任这一工作。”镇江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孙研和学生们分享了成为一名考古人需要具备的条件。他坦言,考古工作虽然看似枯燥,但深入其中后会发现乐趣无穷,每当有新的发现时,成就感无比强烈,“当然,考古工作也是一项漫长而艰辛的工作,需要考古队员具备耐心、毅力和吃苦精神。”

此次文博展的承办单位之一——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丽介绍,展览为期三天,其间包括“何以镇江:镇江近年考古成果展”、考古学科普讲座,以及中国传统物质文化互动体验三组内容,通过生动、立体、创新的形式将考古文博科普延伸至大学校园,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当天活动现场,不仅展示了镇江丰富的文物资源和考古成果,吉藏文化工作人员和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还一起带来了汉服马面裙试穿和古琴现场教学,通过互动体验的方式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镇江市文广旅局文物处副处长刘聪表示,今后,他们将常态化开展镇江考古文博宣传活动,共同推动考古成果全民共享,带动公众共同保护珍贵文物、弘扬传统文化、守护民族根脉。

文章来源:现代快报 2024年5月17日 C8版

文章链接:http://dz.xdkb.net/html/2024-05/17/node_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