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学校要闻> 正文

学校在中国机械行业产教融合教育教学创新大赛中获佳绩

发布时间:2025-09-23 浏览量:

9月19日至21日,第二届“科德杯”中国机械行业产教融合教育教学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广州举行。我校机械工程学院作品获全国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

本次大赛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机械行业卓越工程师教育联盟主办,旨在发挥优秀教育教学成果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化机械行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改革等工作,促进机械工程人才教育事业发展。大赛采用区域赛、国赛两级赛制,共有343项作品入围区域赛,参赛高校共计137所。

特等奖作品“地方高校面向长三角制造业‘四融四共’产教深融合研究生培养模式实践”,面向地方高校培养资源不足与培养质量待提升的困境,提出将“真问题”贯穿“真育人、真科研、真服务”的指导思想,积极对接产业资源。实现“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双轮驱动,建成“四融四共”产教深融合机制,培养资源校企共建共享;构建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雁阵型产业精神育人体系,增强学生向产而学内驱力;引入“问题驱动式”培养理念,聚焦核心素养,重构培养要素,形成能力培养导向的培养模式,推动研究生教育从资源依赖向融合赋能转型。

本科生体系组一等奖获奖作品“长三角高端装备制造人才培养‘三维自适应’新模式探索与实践”,聚焦高端装备制造类人才的工程创新能力提升。针对制造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需求脱节、机制错配和能力不足三大难题,依托五类国家级实践创新平台,构建了“三元融合”自适应人才培养新体系,形成了“三层交互”自适应动态调整新机制,开辟了“三体联动”自适应能力培养新路径,通过打造岗位需求牵引的立体交互式知识创新中心,校企共同建设育人平台、项目和团队,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自适应,为高端装备制造业输送了大批岗位适应性好、工程创新能力强的拔尖创新人才。

本科课程组一等奖获奖作品“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333’立体化全贯通提升路径与实践”,面向制造业新质人才培养,对传统工科课程进行产教融合升级改造。该项目通过重塑“理论-实验-实践三环节”课程体系,形成“传递-模仿-探究三路径”教学模式,构建“知识-能力-素养三要素”全贯通产出和评价机制。通过和企业确立战略合作、协同技术开发、共建课程和教学资源、共建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形成了产教深融真合的协同育人长效机制,打造了江苏省首批产教融合一流课程“制造工程与技术”,实现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显著提升。

产教融合是当前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能够有效解决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的问题,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机械工程学院多年来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化校企合作,构建了多层次、模块化、开放型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系列成果的实施为长三角乃至全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机械工程学院将继续围绕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和共性问题开展协同创新,形成“教育赋能产业、产业反哺教育”的良性循环。(机械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