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聚焦> 正文

新华日报:教授马海乐,这样“闯市场”

发布时间:2020-04-08 浏览量:

从科研到产业化,并非易事。从最早的螺旋藻饮料到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蜂胶、功能多肽制备,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马海乐的一项项技术成功应用转化。坚持30多年“闯市场”的马海乐,成为大家公认的“能人”。

1985年,从西北农学院本科毕业留校工作后,马海乐就被系里安排在渭南市通用机械厂试制本科毕业设计的花生摘果机。“本科生没有实战过,设计出的东西可想而知,”马海乐回忆说,厂里的总工程师花了几天时间看完了100多张设计图纸,指出他的设计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尺寸不闭环,另一个是没有按照新版机械设计手册对所有标准件重新查标注。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马海乐花了一个星期时间,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修改完善了所有设计图纸。马海乐至今还清楚记得,样机第一次下花生地试验,不巧遇上下雨天,作业难度增大,当时他趴在出料口,紧张地期待着试验结果。后来一查看竟然85%的花生都从藤上摘下来了,“第一代样机能有这个数据相当不错,把技术变成产品这件事还挺有意思的”。

1996年博士毕业后,马海乐偶然得知原先外贸特别畅销的螺旋藻粉卖不出去了,他就跑到位于水陆寺巷的镇江市华宝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向公司负责人毛遂自荐可以用酶解法开发螺旋藻饮料。“那时候,我只负责把技术开发出来,也不管市场,做得很粗糙。” 自称“胆子大”的马海乐并不懂怎么搞产业化,就是碰运气,愣是靠着一股闯劲开始了产业化的摸爬滚打:1997年做完开发研究,1998年华宝就建厂卖起了“天然宝”牌螺旋藻饮料;2000年,这项技术又转让给陕西杨凌农业工程中心饮料厂,生产的“伊妹儿”牌螺旋藻饮料于同年10月获得“第七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博览会后稷金像奖”。

由于攻读博士研究的是超临界萃取技术,马海乐脑子里总有一根弦,想做这项技术的转化。“试验过程很困难,蜂胶原料就像沥青一样,一加热就变成了黑乎乎的一坨。”第一次从蜂胶原料中提取到黄灿灿的蜂胶提取物时,马海乐按捺不住兴奋劲,捧着装着提取物的广口瓶,直奔校长办公室。学校当即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技术放大,推进成果转化。通过技术入股,2001年之后江苏大学对蜂胶活性因子超临界萃取技术开始了一系列推广工作,转让的3家企业中已有两家企业成为国内蜂胶领域同类产品的最大企业。

“要想顺利产业化,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一个是技术要成熟可靠,另一个是要找到非常好的合作企业。”如果说螺旋藻饮料只是一瞬间的事,那么马海乐成果转化的20年,第一个十年就是活性蜂胶,第二个十年就是功能多肽。万事开头难,马海乐至今还记得,蜂胶产品申报第一个保健食品批文时,因为全国还没有一个超临界蜂胶的保健食品批文,因此很难获批。做牛奶多肽时,课题组花费了50万做试验,进行批文申报,效果非常好,岂知不幸遇上了三聚氰胺事件,所有的牛奶制品审批放缓,结果无疾而终。有企业准备投资油菜籽多肽,“数据都是实验室里拿试管做出来的,没有工业化的装备做放大试验,企业投资那么多,得对人家负责。”马海乐自己开着车,把原料拉去反应釜厂家加工,再用大水桶装上反应产物拉去下一个工厂进行离心,甩完后再到下个工厂做浓缩,浓缩的产物再去做喷雾试验……就这样拖着物料一个个工厂做试验,根据每个环节的工业化数据再设计生产线。多肽产品的技术推广工作就这么艰难地开始。

“不是把一张纸交给企业,企业发展得怎么样就和你没关系了。”马海乐认为,成果转化得花时间陪着企业成长,包括培养市场、产品宣传、技术升级等,“生产中发现了什么新问题,产品有什么新功能,可以再回头做试验去验证,这样你的选题才会源源不断产生。”

本报记者 王 拓

文章来源:新华日报2020-4-8

文章链接:http://xh.xhby.net/mp3/pc/c/202004/08/c762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