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聚焦> 正文

科技日报:我国农机装备需重点突破

发布时间:2017-12-11 浏览量:

科技日报讯 (实习生何彩俪 记者张晔)“中国人喜欢吃新鲜的土豆,而土豆破一点皮就会变黑,在中国如何采收马铃薯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不同农作物种植和采收需要不同的机械。”在近日江苏大学承办的“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发展国际高层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称,虽然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迅猛,农业装备总量增加,结构不断优化,农机作业水平大幅提高,但是仍然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

截至目前,中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了65%,但与发达国家尤其是农业科技最发达的美国相比还有不小的距离。美国已经基本实现了从耕地、播种、灌水、施肥、喷药到收割、脱粒、加工、运输、精选、烘干、贮存等几乎所有农作物生产领域的机械化。

罗锡文举例说,我国马铃薯的收割很大程度上还是靠人工,效率低,质量差,而美国的马铃薯种植者从种植到收获储存都是机械化操作。在美国的马铃薯种植基地,由于收获前26天已喷药将薯藤杀死,远处只看见行走的收割机,收割后直接输入卡车拉到仓库,通过传送带直接将卡车上的马铃薯送入仓库储存,效率非常高,与中国的人挖马运大相径庭。

他认为,要实现农业全面和全程机械化,必须补短板、促全面,有针对性地采用适应不同农作物和过程的农机,解决农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中美农业人口比例为90∶1,美国能以不到250万农业人口,成为了世界粮食生产出口第一大国,高度发达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功不可没。江苏大学校长颜晓红认为,在现代农业装备领域,我们和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要想缩小这一差距,就需要集中资源办事情。以新成立的江苏大学农业装备学部为例,通过去行政化,实行首席科学家和学科带头人领衔的创新建设机制,聘用和考核机制突出个人专长,免去了高校科研人员要上课又要写文章又要做装备的尴尬。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2017年12月11日第7版

文章链接: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7-12/11/content_383768.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