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学校要闻> 正文

“2021耒耜国际会议”在我校召开

发布时间:2021-04-30 浏览量:

4月29日,由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主办,江苏大学和农业工程大学国际联盟联合承办的“2021耒耜国际会议”在我校召开。会议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为主题,来自国内外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和企业负责人,围绕智能农机装备发展前沿问题展开研讨、碰撞思想,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智能化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29日上午,举行会议开幕式。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委、江苏省主委洪慧民,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绍忠、罗锡文、陈学庚、赵春江,全国脱贫攻坚楷模、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农技专家赵亚夫,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沈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小虎,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会长陈志,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会长刘宪,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朱明,石河子大学党委副书记柴真,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所长陈巧敏,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院长路战远,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农业部科技司原司长程序,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蔡济波,东北农业大学副校长付强,安徽科技学院副校长黄友锐,来自国内外农业工程领域的专家,高校、行业以及企业有关负责人,我校全体校领导、党委常委,各有关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和师生代表参加会议。开幕式由校长颜晓红主持,开幕式上播放了农业装备学部项目阶段性成果展示视频。国际涉农大学校长通过视频向会议发来致辞。

校党委书记袁寿其致欢迎辞,代表学校对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到来表示诚挚欢迎,对大家长期以来对江苏大学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袁寿其表示,学校聚焦智能农机,瞄准“卡脖子”技术,深化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持续提升我国农机装备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能力,打造农业工程学科新高峰,促进涉农学科交叉融合,全力创建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一流学科,努力为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贡献。袁寿其指出,要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现代化农机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他希望参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深入探讨与交流,碰撞思想的光芒、激荡智慧的火花、形成丰硕的成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百年献礼。

刘小虎在开幕式上致辞。他强调,农业装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更是当前实现制造强国、农业强国、科技强国的重点,是现代农业产业国际竞争的焦点。他希望大家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目标牵引、问题导向、场景驱动,大力推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构建农业装备创新发展新格局,为农业的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开幕式上举行了合作协议签约仪式,石河子大学副校长李兆敏、江苏大学副校长吴春笃签署了两校合作协议。李兆敏、吴春笃、常州汉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小春签署了石河子大学、江苏大学和常州汉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合作协议。

2020年经教育部批准,江苏大学与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申报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江苏大学克兰菲尔德未来技术研究生院”正式获批。开幕式上举行了江苏大学克兰菲尔德未来技术研究生院揭牌仪式,罗锡文、袁寿其共同为研究生院揭牌。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担负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中国民主建国会江苏省委与江苏大学决定共建江苏乡村振兴研究院,携手打造乡村振兴智库的“江苏样板”。为更好传承江苏镇江先贤冷遹先生乡建思想,加强赵亚夫先生“戴庄模式”“戴庄经验”研究,江苏乡村振兴研究院下设“冷遹乡建思想研究中心”和“亚夫乡村发展研究中心”。开幕式上举行了“江苏乡村振兴研究院”“冷遹乡建思想研究中心”“亚夫乡村发展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及院长聘任仪式。江苏省政协副秘书长、民建江苏省委驻会副主委常本春和赵亚夫共同为“江苏乡村振兴研究院”“冷遹乡建思想研究中心”“亚夫乡村发展研究中心”揭牌。袁寿其为赵亚夫颁发江苏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聘书。

洪慧民在开幕式上讲话,他强调,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农机教育是农机事业发展的基石,是江苏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重要途径。要大力发展农机教育事业,支持江苏大学创建农机特色一流大学,努力把江苏大学建设成为农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高地。洪慧民表示,为进一步促进民主党派与高校的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继承和发扬中国民主建国会早期领导人之一、镇江先贤冷遹先生的乡村建设思想,民建江苏省委、江苏大学双方开展深度合作,共建江苏乡村振兴研究院,共同助力江苏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开幕式后举行了专题报告会。

康绍忠作《农业适水发展与智慧高水效农业》报告。他指出,人口增加和城镇化对食物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恶化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更大挑战,未来如何通过绿色发展提升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产品商品率是农业当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在他看来,我国作为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适水农业发展是一种战略选择,是更高层面的节水战略。智慧高水效农业将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要挖掘作物潜力、田间潜力、系统潜力,以提高产量、效率和效能。

罗锡文在《无人农场关键技术与实践》报告中指出,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高级形式,无人农场是智慧农业的一种生产方式,是实现智慧农业的重要途径。他认为,无人农场应具有耕种管收生产环境全覆盖、机库田间转移作业全自动、自动避障异况停车保安全、作物生产过程实时全监控、智能决策精准作业全无人五个功能,依托生物技术、智能农机和信息技术三大技术支持,智能农机则应具有智能感知、自动导航、精准作业和智能管理四个功能。对于无人农场的推广,罗锡文表示需要有较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地块要大,机耕道和排灌设施、卫星信号和网络信号要好。

赵春江在《作物表型信息高通量获取技术》报告中介绍分析了国内外作物表型组学研究的发展现状、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并结合团队多年的科学研究,展示了高通量作物表型研究的实践成果。他表示,表型组学研究正成为农业科研新的制高点。目前我国表型技术和表型设施建设主要依赖进口,还存在关键技术“黑盒子”、设施软硬件升级改造和服务、大型进口表型设施运营与维护、表型数据安全、多组学大数据种业应用与表型设备、自主研发的并行与融合等方面的问题。

陈学庚作《棉田残膜机械化回收技术新进展》报告。他指出,地膜覆盖栽培为我国农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脱贫致富,但农田残膜治理工作的不彻底,也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留下隐患。目前我国棉田残膜治理存在的核心问题有收净率低、含杂率偏高、回收机械的使用可靠性差、回收残膜的资源化利用困难、缺少成熟的降解膜产品等问题。通过对新型农田残膜回收机的研发介绍展示了农田残膜污染治理新进展。

29日下午,在农机产业国际学术会议上,中外专家学者围绕乡村振兴、农机工业发展、智能农机装备等,在线上线下交流学术思想,分享研究成果;召开了农业工程二级学科目录调整研讨会;举行了国家水泵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第二届技术委员会、国家流体工程装备节能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高端流体机械装备与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技术委员会会议;举办了镇江市智能农机装备产业联盟成立大会暨智能农机装备产业链建设研讨会,镇江市智能农机装备产业联盟揭牌成立,政产学研各方代表全面对接、全面交流、全面合作,共谋镇江智能农机装备产业发展美好前景。

4月30日上午,康绍忠院士应邀作《做科学研究的一点体会》专题报告会,从艰苦奋斗、创新创造、持之以恒、交流合作、科学精神等方面分享了做科学研究应有的境界。(党委宣传部)